骨折
- 掛號科室:
- 發(fā)病部位:骨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多發(fā)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癥狀:舌型骨折 撕脫骨折 斜形骨折 縱行骨折 活動受限
一、癥狀
1、全身表現(xiàn)
(1)休克:
對于多發(fā)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嚴重的開放性骨?;颊叱R驈V泛的軟組織損傷、大量出血、劇烈疼痛或并發(fā)內臟損傷等而引起休克。
(2)發(fā)熱:
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現(xiàn)
骨折的局部表現(xiàn)包括骨折的專有體征和其他表現(xiàn)。
二、體征
(1)畸形
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fā)生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縮短;
(2)異常活動
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后出現(xiàn)不正常的活動。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時,可產(chǎn)生骨擯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種體征只要發(fā)現(xiàn)其中之一,即可確診,但未見此三種體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縫骨折。
骨折疾病
發(fā)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則往往使受傷部位發(fā)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破壞。如車輪撞擊小腿,于撞擊處發(fā)生脛腓骨骨干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fā)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軀干因重力關系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椎體受折刀力的作用而發(fā)生壓縮性骨折(傳導作用)。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骨折預防
1.骨折急救五原則
骨折通常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大類。閉合性骨折指皮膚軟組織相對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連通;開放性骨折則是指骨折處有傷口,骨折端已與外界連通。全身各個部位都可發(fā)生骨折,但最常見的還是四肢骨折。 一旦懷疑有骨折,應盡量減少患處的活動,轉送時盡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個原則。
2.搶救生命
嚴重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如發(fā)現(xiàn)傷員心跳、呼吸已經(jīng)停止或瀕于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百會等穴位;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扎止血。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鐘應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鐘),以防肢體缺血壞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快速運往醫(yī)院救治。
3.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shù)刂寡?,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包扎傷口,以防傷口繼續(xù)被污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污染深層組織。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后再包扎、固定。
4.簡單固定
現(xiàn)場急救時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可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xù)損傷,同時也便于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對骨折準確復位;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xiàn)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jié)為準。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懸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5.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后,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藥。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嗎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6.安全轉運
經(jīng)以上現(xiàn)場救護后,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yī)院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wěn),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適當?shù)幕顒印?/p>
7.處理方法細節(jié)
1)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
固定不應過緊;木板和肢體之間墊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木板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jié),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搟面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開放性骨折
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環(huán)扎傷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時
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扎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jīng)麻痹,須密切注意患者狀況。
專家指出現(xiàn)場骨折的處理比較多樣性,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為輕度無傷口骨折,尚未腫脹時,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先進行冷敷處理,使用冰水、冰塊或者冷凍劑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腫脹,冰凍的礦泉水和純凈水也可,但不建議使用自來水,固定后送醫(yī)院處理。
如有傷口則不宜冷敷,用消毒紗布壓迫止血,如遇出血嚴重不便或不能壓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開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嚴重出血的)應用止血帶或者布條等環(huán)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yī)院,且不斷與傷者交流,注意其情況,防止其失血過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方法。要記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帶、繩子捆扎止血時,必須記錄扎帶的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小時,以免時間過長導致肢體缺血壞死。一般每1小時需放松止血帶至少5分鐘。出血如果是暗紅色且出血速度比較慢為靜脈血,在傷口的遠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顏色鮮紅且呈快速涌處狀,是動脈血,應在傷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xù)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jié)復位了,應給予注明,并在送醫(yī)院時向醫(yī)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長的夾板,如無條件,干凈的木板、木條等其他物品亦可,期
間墊至些松軟干凈的物品,捆綁時以剛好固定為宜,不能過緊,此外上肢骨科可扶傷者到醫(yī)院就診,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則必須用擔架運送,而且搬動傷者前需確認傷者情況,不能搬動或者挪動傷者肢體,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最后專家特別強調,如果是頸椎部位的骨折,不當急救操作可使頸部脊髓受損,發(fā)生高位截癱,嚴重時導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時,不恰當?shù)陌徇\也可能損傷胸腰椎脊髓神經(jīng),發(fā)生下肢癱瘓。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如果懷疑有脊柱骨折,應就地取材固定傷處,合理搬運傷者。四肢骨折處出現(xiàn)局部迅速腫脹,提示可能是骨折斷端刺破血管引起內出血,可臨時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處并可對局部用毛巾等壓迫止血;千萬不要隨意搬動傷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導致出血。
骨折檢查
X線檢查對骨折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凡疑為骨折者應常規(guī)進行X線拍片檢查,可顯臨床上難以發(fā)現(xiàn)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關節(jié)內骨折和小的撕脫性骨折等,即使臨床上已表現(xiàn)為明顯骨折者,X線拍片檢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幫助了解骨折的類型和具體情況,對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X線攝片應包括正、側位,井須包括鄰近關節(jié),有時須加攝斜位、切線位或健側相應部位的x光片。仔細閱讀x光片后應辨明以下幾點:
(1)骨折是損傷性或病理性。
(2)骨折是否移位,如何移位。
(3)骨折對位對線是否滿意,是否需要整復。
(4)骨折是新鮮的還是陳舊的。
(5)有否臨近關節(jié)或骨傷損傷。
骨折鑒別
本病依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和X線檢查,可以明確診斷,無需鑒別。但臨床上需注意骨折的發(fā)生是屬于單純性骨折還是由于患者本身原有疾疾所導致的病理性骨折,在患者原有疾病而導致骨骼異常的情況下,輕微的力量便可造成骨折,較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生較為頻繁,需嚴格地觀察和診斷。
骨折飲食
1)骨折食療方:(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yī)生)
骨折后2~4周
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xù)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
田雞煲湯;制作材料
主料:雞400克,豬肉(瘦)200克
輔料:枸杞子25克,三七8克
調料:姜5克
制作工序
1. 雞切去腳,洗凈,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鐘,取起洗凈,滴干水。豬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起洗凈。
2. 杞子洗凈,田七洗凈,搗碎。
3. 水12杯或適量放入煲滾,放入雞,豬肉,杞子,田七,姜煲滾,慢火煲三小時,下鹽調味。
骨折后5周以上
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xù)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xù)斷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羊骨湯
做法:
1. 將黃豆洗凈,浸半小時;
2. 蠔豉洗凈;
3. 羊骨洗凈,斬件;
4. 把黃豆、蠔豉、羊骨一起放火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食物相克蠔豉:蠔豉不宜與糖同食。
2)骨折吃什么對身體好?
1、多吃新鮮的蔬菜很水果;
2、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3、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動物肝臟、海產(chǎn)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3)骨折最好別吃什么食物?
(1)忌盲目補充鈣質。對于骨折后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并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后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xiàn)代醫(yī)學經(jīng)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
(3)忌偏食
(4)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
(5)忌少喝水 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shù),如此雖小便次數(shù)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chǎn)生了。如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臥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誘發(fā)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后,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chǎn)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tài)。這時,堿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xiàn)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jīng)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fā)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xiàn)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xù)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